北京总部(全国通用)
400-090-3910
上海分部
13911340419
广州分部
13161766437
碳排放权交易,是把政府给企业分配的碳排放配额当做商品来买卖,通过市场行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企业需在配额允许范围内排放温室气体,如果用完配额,要么停产,要么向排放配额富足的企业购买。这样,超额排放的企业多付费,而超额减排的企业则获得市场的“奖励”。
25日,湖北碳市场控排企业武汉三镇实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武汉控股公司)购买了来自碳市场之外的2家企业的碳普惠减排量7609吨,用于抵销其部分碳排放量。这是湖北碳交易市场成立以来的第一单碳普惠交易。武汉碳普惠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刘树表示,此举将加速武汉市碳普惠体系的建设,为企业或个人的减碳行为“加油”。
据了解,此次交易的碳普惠减排量来自两个项目,分别是武汉格林美城市矿产循环产业园光伏发电项目和武汉日新能源的分布式光伏项目。经第三方认证机构审定、核查,两个项目的碳普惠减排量共计7609吨二氧化碳。两家卖方公司称,这是一笔“意外之财”,将极大地刺激他们加快建设更多的光伏发电设施。
购买方武汉控股公司生产安全部工作人员袁正阳介绍:“根据以往的碳排放核查数据,我公司每年都有一定的缺额需要从碳交易市场上进行购买补充。此次交易不同于以往,是购买的第一笔碳普惠减排量,有助于碳普惠的推进,意义更为重大。”
湖北碳市场于2014年开业,是全国最早的碳交易市场之一,目前共有300余家企业入驻交易。这些企业的综合能耗在1万吨标煤以上,碳排放量较大。2021年7月,全国碳交易市场开市,首批入驻企业为发电行业重点企业。
据了解,目前中国的碳市场主要有三类,一是全国碳市场;二是地方碳市场,包括湖北、北京、上海、广东等9个;三是碳普惠市场,主要参与者是中小微企业和居民,通过多种方式实现碳减排,比如企业更多使用新能源、个人少开车多坐地铁,从而获取相应的碳普惠减排量。
在没有碳普惠体系的情况下,企业和个人的低碳生产生活行为没有被开发为碳资产和进入碳市场交易的渠道。
今年4月以来,武汉市相继出台加速碳普惠体系建设的政策措施。
此次交易历经核查、登记、转让等程序,实现碳普惠减排量的变现。
对于众多的中小微企业和居民,碳普惠变现也是一件喜事。今后,自己的碳减排行为一旦经过认证,就可以入市交易,让绿色行为变成金色收益。
刘树介绍,碳普惠的快速推进是我国实现“双碳”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
碳排放资产交易系统是互融云在区块链业务的基础上推出的一款新型软件产品,跨越传统碳资产货币交易的形式, 使用平台发行的数字资产作为全系统唯一指定交易币种。一方面:有利于平台发行和推广代币。另一方面: 对持有者也是一种投资,随着数字资产的水涨船高,代币的价值也会越来越高。
系统由前端门户、后台管理系统、虚拟币管理平台三部分组成。提供碳资产的挂单审核、限价交易、竞拍交易、交易查询等多种特色功能,减少碳资产交易的繁琐步骤,实现审核无忧、交易无虑、简单便捷。
系统架构特点:
①拓展能力强:
可基于通用硬件扩展计算和存储能力来提升系统处理能力,满足业务不断增长的需求。
②运行可靠性高:
将系统拆分后并运行在多台相同的设备上,即使单一设备出现故障,整个系统仍可正常运转或仅局部受损。
③运行效率高:
在对系统各环节合理拆分的基础上,通过并处理进一步突破传统串行处理存在的效率瓶颈。
④硬件成本优势明显:
分布式系统基于相对廉价的通用计算和存储设备构建,获取相同处理能力的成本低于传统架构。
本文标题:【武汉市完成首笔碳普惠减排量交易】
链接地址:https://www.hurongyun.com/article/detail/16395.html 转载请带上链接
了解更多产品信息,详见北京互融时代软件有限公司官网介绍内容